『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七百七十一章 柳轶群的来访[2/3页]
子。
“钟书记,大体就是杨主任说的这么一个情况,”
柳轶群他对韩方的请求,也做出自己的猜测说道,
“不过,我怀疑现代集团得知东信集团与蜗巢科技有可能会共同参与液显项目的收购,很有可能猜测到东洲跟秣陵存在在某种程度上的竞争,这次见面也许有更深层的心思?”
钟云峰倒觉得柳轶群这么问才存有一些小心思,不动声色的说道:“不管他们有没有什么心思,见面是无需回避的。当然,见面如果谈及液显项目,我们到时候及时跟秣陵那边进行沟通就行了,”
钟云峰又看向萧良问道,
“你到时候能抽出时间来参与?”
“行啊,崔永埈什么时候来东洲,我陪同钟书记你或者柳市长,跟他们见上一面!”萧良一口答应下来,说道。
“萧良你这段时间都在东洲啊,没怎么去秣陵,是亲自盯着鸿盈科技工业园建设啊?”
柳轶群看向萧良,很随意的问道,
“我前几天拉上继华市长,还有汪兴民他们到鸿盈工业园的工地走了一遍,正好你不在。鸿盈工业园建设速度很快,是不是计划今年底就要启用新厂房啊?”
“目前是在赶工程进度,”萧良说道,“年前能启用新厂房,是最理想的状况。”
“鸿盈科技发展成绩跟将来的规划,还是要及时跟市里通通气啊。现在市里招商引资,蜗巢科技跟鸿盈是很大的一块招牌,”
柳轶群也没有什么忌讳,直接说道,
“鸿盈科技的规模做得越大,决心也强,市里在相关产业链上的招商引资工作也就越轻松,市里也要倍加努力的往这个方向推动。钟书记,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确实是的,这还是萧良很早就提出来的理论。”钟云峰也“冠冕堂皇”的笑着说道,“东洲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很薄弱,这个产业集群要发展好,市里确实是要将蜗巢科技、星源时代、鸿盈科技当成核心来抓。”
柳轶群、杨建久稍坐片刻就告辞离开。
钟云峰等人站在客厅门口目送他们离开,随后又坐回客厅里。
“柳轶群一直跟姚洋委员以及丁文江走得很近,而丁文江跟星视的关系,以及近期跟韩文松的关系则很密切,”
有些话其他人不方便说,沈君鹏则大胆的猜测道,
“柳轶群会不会通过市外经贸委的关系,先将一些情况泄露给韩方知道,然后再反过来利用韩方,试探我们这边的底细?”
蜗巢科技有共同参与收购的意向,朱鹮电子是向韩方进行了通报。
不过,这件事始终是苏安建在主导,跟韩方接触的人手,也都是苏安建的嫡系亲信,向韩方进行通报的措辞非常谨慎,肯定不会突出蜗巢科技,更不会主动揭露东洲与秣陵地方间的矛盾及竞争关系。
因此,有些情况,要不是有人通过其他渠道向韩方泄露,很难想象韩方这么快就对蜗巢科技以及东洲市相关方面流露出浓厚的兴趣。⑦3狆彣蛧
至于有些人为什么会这么做,无非也是想摸清楚蜗巢科技或者说萧良,对液晶项目真正的态度。
为此,不惜主动向韩方泄露他们这边的机密信息。
“我本来就是被你们强拽住才插进去这一脚,所以啊,不管哪一方,他们怎么试探都是白费功夫。”萧良笑道。
“我们是清楚情况,但别人肯定不会这么想啊,”
许建强笑道,
“柳轶群刚才话里话外都在往鸿盈科技的发展扯,接下来估计会找更多的借口,接触蜗巢科技,或者找蜗巢科技的高层到市政府开会,了解你们的底细。说到底很简单,鸿盈科技目前提出的发展规划,太粗暴太宏大了,叫人忍不住想,液显加锂电,才是oem业务布局最关键的环节。说实话,我都忍不住怀疑你是不是在跟我们玩欲拒还迎这一套。苏安建他敢这么冒险,说实话啊,多半他也是觉得有一定的把握能拖你下水。”
“唉,我都把心剖给你们看了,你们还怀疑我居心不良。我真的不想沾手液显,明明是你们硬拖我进去了,好了,这事你们得逞了,倒反过来怀疑是我在将计就计,”
萧良“愤怒”的朝许建强挥了挥拳头,唉气道,
“真是跟你们这些人讲不清道理啊!”
“你跟我们都讲不清楚道理,郑仲湘这些人的疑心肯定更深啊!”熊志远笑道。
“蜗巢科技做这么大规模了,照道理来说,这么大的企业,未来的发展在外界眼里应该是越来越清晰的,但对蜗巢科技了解越深的人,却越发模糊、困惑了……”隋婧站在她爸钟云峰的身后,也很难得的发表她对蜗巢科技的看法。
萧良看了隋婧一眼,不知道她这么说,是不是她小姨隋新梅又或者她小姨夫秦平江在背后发表了什么对蜗巢科技的议论。
萧良无奈的笑了笑,坐直身子看向钟云峰、唐继华说道:
“我对国内的经济发展预测,三年以来没有丝毫的松动,这也跟鸿盈科技的发展规划直接相关。钟书记、唐市长要是不怕我话多,我可以更详细的汇报汇报……”
许建强、熊志远他们对蜗巢科技、鸿盈科技的发展规划,有时候会出现困惑,萧良随时跟他们沟通就行,钟云峰、唐继华这边还是要说得更清楚,以免他们再出现误判。
“你就应该多给我们上上课,”唐继华笑道,“信心这东西就跟兴奋剂一样,有信心是一回事,但实际工作遇到的困难,又会不时的消磨信心,再好的兴奋剂也会一点点的失去效果。”
“手机oem业务已经发展出一定规模,今年国内手机oem代工产量就有可能突两千万台。当然,单纯拿这个数据,去比较鸿盈科技的发展计划,确实是会让人产生很大的困惑:因为我们五年后手机代工产能规模要发展到六千万台左右,而那个时候全国手机oem代工业务,总的规模又是多少?一亿台,还是两亿台。如果五年后全国手机oem代工业务总规模仅有一亿台,鸿盈凭什么拿走六成的市场份额?凭借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低价竞争吗?那样的话,鸿盈又要承受多大规模的亏损,能不能承受得住?对不对,怎么想
第七百七十一章 柳轶群的来访[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